小葉紫檀
學名:檀香紫檀
![]() |
小葉紫檀原木 |
科屬:蝶形花科(紅木)
產地:印度、菲律賓及其周邊國家、地區
氣干密度:1.05-1.26g/cm3
小葉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白咸础保ㄒ韵滤觥白咸础睘樾∪~檀)。只有小葉紫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紫檀,其他所謂的“檀”,皆屬于花梨木類,非真正紫檀。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產于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材性特征
長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棕眼細而密,猶如牛毛,稱牛毛紋,日久會產生角質光澤,有些角度觀察紫檀,會有緞子一樣亮澤的反光。紫檀比重大,超過與之類似的紅木,入水即沉;香氣無或很微弱;紫檀木性穩定,不裂不翹,易于雕刻。
紫檀剛剖開時心材呈桔紅色,久而轉為紫紅至紫黑色,也有為犀牛角色。它的結構致密,紋理交錯,為絞絲狀和直絲狀,又似不規則的蟹爪紋。鬃眼細密,猶如牛毛,故民間有“牛毛紋紫檀”和“蟹爪紋紫檀”之說。紫檀雖不及“花梨”和“雞翅”那么華美、那般張揚,但靜男盡顯出沉穩與內儉。紫檀內含豐富的紫檀素,可溶于酒精或醚,耐腐、耐久性強,質地硬重、細膩,有光澤,具特殊香氣。
木粉或木屑的水煮液有明顯熒光現象。紫檀木稟性優異,除了能制作精美的高檔家具和雕刻成各種工藝品之外,其制作過程中多余的邊角小料經浸泡后制成的藥酒還有其出類拔萃的功效:它能收斂去毒、消腫抑菌,還能治愈風濕病和關節炎等一些頑固病癥。它的木性穩定,制成的器物不易變形與開裂,適宜于雕刻及制作家具或工藝品等物件。紫檀器物使用長久之后經汗水和油膩摩擦浸潤會有“包漿”的質感,顏色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氧化的程度而逐漸加深。
而對于小葉紫檀有香味嗎這個問題則存在很大的分歧。其實,權威說法上是沒有的,小葉紫檀本身不會散發香味。但是,凡是任何一種植物都是有它本身就帶有的一種獨特氣味的,但是,那不能說小葉紫檀本身會散發香味。一般來說小葉紫檀只有非常淡的檀香,淡到什么程度呢,當小葉紫檀剛鋸開的時候才能聞到,使用時間久了沒有任何味兒。為了確認這一問題,我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上面都是說小葉紫檀是沒有香味的,之所以我們聞到用小葉紫檀木制造的家具或紅木工藝品有清香味,是因為制作過程中可能添加了其他試劑。
市場上的所謂紫檀,十有九是非洲紫檀,也就是大葉紫檀!真正的印度小葉紫檀,新的時候顏色紅的,帶上手后顏色漸漸變深。和非洲紫檀比,紫中有花紋,油潤不干。非洲紫檀是死黑一片,沒有光澤,纖維粗,干燥收縮后有很多"牛毛紋",這"牛毛紋"實際是不同機體收縮度不一樣,造成的間隙.稱大葉檀是新檀,小葉為老檀!由于新檀的進口越來越受限,價格逐年翻升,升值潛力也是很大的!
如何區分小葉紫檀新老料?
很多朋友認為小葉紫檀新老料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太準確的。
小葉紫檀新老料的關鍵區別在于一個是野生林一個是人工林;山地林和平地林,再就是紫檀成材期長短不同。新料容易成材,成材期短,但也有一個弊病,就是木材的質量不如老料的好。
上面所說的都是小葉紫檀新老料區分的大方向,要想準確的分辨出來,還得從木材的形狀、顏色、花紋、棕線、熒光年輪來看,更重要的是長期接觸和不斷的學習,自然就能辨認小葉紫檀新老料了!
小葉紫檀老料有明顯的火焰紋,但不是每個部位都是絕對的擁有火焰紋。當您看到小葉紫檀有火焰紋的時候可以幾乎斷定就是老料。上面提到紫檀新料不如老料的主要原因是密度與水份揮發,新料相對比較容易開裂,但大家放心小葉紫檀是輕易不會那么脆弱的。
由于世人對于紫檀木的青睞,很多其它種類的木材魚龍混雜,比較突出的是以非洲馬達加斯加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冒充印度小葉紫檀。實際上,印度小葉紫檀是非常具有特點的,兩者的主要區分方式如下:
1 、導管 印度小葉紫檀:充滿紅色樹膠及紫檀素 盧氏黑黃檀:導管線色深,與本色對比大。
⒉重量印度小葉紫檀:沉于水 盧氏黑黃檀:沉于水,比重<1者浮于水
⒊板面材色印度小葉紫檀:紫紅或深紫紅色 盧氏黑黃檀:新開面桔紅色,久后為深紫或底色發烏咖啡色
⒋熒光反映 印度小葉紫檀:有 盧氏黑黃檀:無
⒌油質感 印度小葉紫檀:強 盧氏黑黃檀:強,比重輕者差
⒍香氣 印度小葉紫檀:無或清香氣微弱盧氏黑黃檀:酸香味 如果從微觀上觀察,二者的區別也是顯然的。
7、紋理 印度小葉紫檀:紋理直,花紋較少 盧氏黑黃檀:花紋明顯、局部卷曲。
![]() |
金星小紫檀 |
“極品”小葉紫檀具備條件:
第一,應該是紋理交錯十分美妙。我們通常說到紫檀的紋理和紋路,這里所說的紋理是紫檀的花紋,也就是黑色和紅色相互交錯的花紋。而紋路說的是紫檀的棕眼和棕線在紫檀表面呈現出來的脈絡。
第二,牛毛紋是紫檀的重要特征之一,對于“極品”小葉紫檀來說,牛毛紋金星隨處可見偶有并存。但是并不是只有紫檀具有這樣的棕眼紋路,不能否認的是我暫時沒有看見過其他木材能有像紫檀一樣豐富密布的牛毛紋,這點是可以確定的,所以我們把滿身密布的牛毛紋稱為紫檀的鑒別方法之一是毫無爭議的。
第三,必須是野生且生長年頭長久。極品紫檀必須是老紫檀,也就是說能夠說的上是極品的都指的是老料。那么,也就是說極品紫檀都是野生林,都是在沒有人工養護施肥等條件下,完全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要生長年頭比較長久,一般認為生長年頭在800年以上的野生老料我們才可以稱之為極品紫檀。
第四,應該是整塊心材沒裂沒補。紫檀有十檀九空的說法,還有就是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等等講法。這些說法都是向我們揭示了,紫檀空心嚴重,而且大料很少。當然新料里面大料不空很常見,可是老紫檀中就寥寥無幾。所以,個人認為極品紫檀應該是沒有空心、沒有裂縫、沒有白皮、沒有修補的。
第五,必須是油性、密度和質地都比較優秀。首先,油性說的是紫檀內部含有的一種長期生長和氧化后所具有的那種油脂,這種油脂在對木料進行打磨的時候更加明顯,可以看到砂輪磨過的地方都略帶油黑色,且伴有香香的煙氣冒出。
歷史淵源
明朝,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這對中國寵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辦。隨后,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也基本采伐殆盡。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于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歐美等西方人士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木,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只可作小巧器物。據傳拿破侖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于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于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柜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后裝安木框用以陳飾。
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凈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后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鏈接閱讀
本文關鍵字:小葉紫檀 紫檀 雞血紫檀 牛血紫檀
詞條信息
- 發布時間:2013/12/5 16:30:45
- 更新時間:2013/12/5 16:37:08
- 點擊:30401 次